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2020 IACMR “教学的学问与方法”工作坊成功举办

时间:2020-10-15作者: 审核: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点击:932

爽朗金秋十月,金陵丹桂飘香。经IACMR前任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梁能教授组织和协调、由我院承办的第二届IACMR“教学的学问与方法”工作坊于10月9日至11日在南京举办。IACMR 2010-2012届主席、多伦多大学谢家琳教授,IACMR 前任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梁能教授,IACMR候任主席、北京大学张志学教授,IACMR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井润田教授和IACMR教育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李绪红教授再次联袂,在首届工作坊的基础上,更新升级授课内容,共同教授本届工作坊。工作坊旨在更好践行IACMR“促进中国管理研究领域的科学、教育与实践”的使命,帮助热爱教育的IACMR会员成为出色的教师,以进一步提高中国管理教育的质量。

本次工作坊共吸引了来自43所院校的近百位教师报名,经过IACMR教育委员会严格筛选,最终录取了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33所院校的45位教师,工作坊全体成员齐聚南京,参加了为期三天多的教学研讨。

工作坊开幕式上,我院院长周德群做了致辞。周院长首先对全体参会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然后介绍了院的发展与概况,并且强调了教学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本届教学工作坊给参会教师带来满满的收获。IACMR前任主席梁能教授代表IACMR,特将感谢铭牌交与周德群院长,以表达IACMR对南航经管学院为此次工作坊顺利召开所做出巨大支持的衷心感谢! 

周德群院长


周德群院长(左)、梁能教授(右)交接IACMR感谢铭牌

工作坊正式开始的前一天晚上,所有先期到达的参会者参加了“热身”活动。梁能教授首先介绍IACMR举办教学工作坊的历史和初衷,接着按预先编排的小组,与会学员相互介绍认识,并讨论、提出本组成员教学中的困惑以及来参加工作坊的目标,以便在工作坊结束前就是否达到先期目标进行对照与总结。

9日上午,北京大学张志学教授以“组织管理的学科逻辑与教学方法”为题,首先详细介绍了组织管理的演化和组织行为学的教学体系,接着探讨了多元教学方式以及技巧、如何让学生参与教学并且在教学的场域中总结规律和经验,并能针对不同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在授课过程中,张老师特别分享了他所采用的“无题式”教学和综合使用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模拟和行为反馈的教学方法。


张志学教授

9日下午,复旦大学李绪红教授做了主题为“成对教学案例设计:原理与实践的讲座。李老师首先展示了成对案例的教学效果研究,接着她通过提前精心准备的数对案例示范了成对案例的教学方法、编排逻辑以及明确的知识点设计。通过相似案例或正反案例,启发学生理解理论以及理论的适用条件,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最后由第四组的姜丽群老师(暨南大学)演练了成对教学案例的教学方法。


李绪红教授

10日上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梁能教授的授课主题是关于“案例教学的实质分析与流程设计”。由美术课和管理课课堂区别的案例讨论引入,梁老师分析了案例教学的讨论策略与教师角色(放羊、看戏、稻草人、斗牛),总结了案例讨论的“五段论”(导入、讨论、分析、总结、复盘)。梁老师做了实质分析的案例示范并分析了实质分析的难点和怎样寻找“Aha”点,最后他介绍了有效案例教学的基本条件:符合学习规律、适合学员特点、实现教学目标并且有利教师本人发展。

梁能教授

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井润田教授结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向学员讲解了如何搭起教学与研究之间的桥梁”。井老师介绍了投入型的学术研究和课堂中的研究和教学,把实践经验纳入理论研究,成功的管理实践背后都有其理论逻辑。井老师还特别讨论了“势”的理论建构和检验,给学员带来很大的启发。


井润田教授

11日上午由来自多伦多大学的谢家琳教授为学员带来“认知与情感:‘讲故事’的艺术与管理教学”。谢老师邀请各组代表讲三分钟故事,接着定义了什么是好的故事,还讨论了什么时候应该讲故事。最后谢老师提醒学员们讲故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并且强调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谢家琳老师授课完毕全体起立鼓掌致敬

受新冠疫情影响,谢老师未能出席工作坊进行现场授课,这也构成本期工作坊的一个特别的尝试——IACMR首次尝试采用线上直播授课结合线下互动的方式进行远程教学,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效果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对我们今后开展活动的方式有很大的启示。

11日下午首先是紧张激烈的小组教学示范擂台赛:先由六个小组的每组代表做十分钟的教学示范,随后由参会者投票评选出教学示范优胜奖小组,由李绪红老师对每位做教学示范的老师的讲课优缺点进行点评。随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总结这次工作坊的收获。最后,张志学教授对本次工作坊做了整体的总结并且再次陈明IACMR的使命。在总结中,张老师鼓励年轻教师们从人生的砺炼中形成优秀的品格和积极的价值观,最终成为卓越的领导者

在工作坊结束前,授课教师为完整参会的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荣获教学示范优胜奖”的第一组、第二组组员喜获优胜奖证书。

优胜小组-第一组 (宋连莲缺席合照)

优胜小组-第二组 (陈晓曦 张世如 王晓丹 於军缺席合照)

  

部分参会老师感受:

IACMR教学工作坊的最后一天,多伦多大学谢家琳教授给大家上了一堂启发式在线教学示范,颠覆了我对在线课程的认知。我从没想过线上教学可以做到如此完美的互动,而且能够如此举重若轻。谢老师一直笑脸盈盈,温声慢语,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时间控制到分,但同学们又感觉讨论和发言都很充分。课程过半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浮现出四个字:石破天惊,那就是见到武林高手的感觉,她出神入化的技艺让人目瞪口呆!一个字:服!——中国人民大学 徐京悦老师

五位教练用智慧和心血搭建了极其稀缺的高端教学交流平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IACMR“促进中国管理研究领域的科学、教育与实践”的使命以及追求卓越、奉献精神的深刻内涵。都说教学是个良心活,五位教练的言行举止将“良心活”做了全方位的刻画,点亮了我们的心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将把您们追求卓越、无私奉献的火种播撒出去,发扬光大!——山西财经大学 薛继东老师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邮政编码:211106

版权所有:BB贝博艾弗森(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70685号